做了唐氏筛查,还有必要再做无创DNA吗?

什么是唐筛?做了唐氏筛查,还有必要再做无创DNA吗?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唐筛的相关问题 。

做了唐氏筛查,还有必要再做无创DNA吗?

文章插图
一、什么是唐筛? 意义:唐筛检查是唐氏综合症产前筛选检查的简称 。目的是通过化验孕妇的血液,来判断胎儿患有唐氏症的危险程度 。
检测时间:早期妊娠15~20周内进行,最好是在16~18周之间检查,
临床应用:适合34岁以下的年轻孕妇 。
检测:检测血清中的甲型胎儿蛋白、绒毛膜促性腺激素、游离雌三醇和抑制素等值,再配合孕妈妈的年龄、怀孕周数和体重,计算出胎儿罹患唐氏症的风险
患儿临床表现:智力低下,语言发育障碍,生长发育障碍 , 运动发育迟缓,特殊面容 。
准确度:可筛检出60~70%的唐氏症患儿
二、什么是无创DNA 意义: 无创DNA产前检测技术仅需采取孕妇静脉血,利用新一代DNA测序技术对母体外周血浆中的游离DNA片段(包含胎儿游离DNA)进行测序,并将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分析 , 可以从中得到胎儿的遗传信息,从而检测胎儿是否患三大染色体疾病 。
检测时间:12+2+6周
临床应用:
1. 母亲年龄超过35岁;
2. 超声结果显示非整倍体高危;
3. 生育过三体患儿;
4. 早孕期,中孕期或三联筛查、四联筛查呈现非整倍体阳性结果;
5. 父母为平衡罗伯逊易位,并且胎儿为13三体或21三体高危;
检测:利用新一代DNA测序技术对母体外周血浆中的游离DNA片段(包含胎儿游离DNA)进行测序;
患儿临床表现:该方法能准确检测唐氏综合征(T21)、爱德华综合征(T18)、帕套综合征(T13)三大染色体疾病 。
准确度:达99%
结论:无创dna的结果较高与唐氏筛查,能更准确的反应患病的风险!
什么情况下可以做无创DNA呢? 无创DNA检测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,但由于其费用较为昂贵,因此目前推荐用于高危孕妇,12周以后即可检测 。
【做了唐氏筛查,还有必要再做无创DNA吗?】 主要包括:高龄孕妇(分娩年龄≥35岁);胎儿超声软指标提示13三体、18三体或21三体的风险增加(如果出现胎儿结构异常 , 则建议直接行介入性穿刺确诊);既往有13 , 18或21三体儿病史者;父母有染色体平衡罗氏易位可导致其胎儿13或21三体风险增高;也可作为血清学筛查高风险或临界风险孕妇的二次筛查;其他愿意接受该项检查的低危孕妇 。

    推荐阅读